阅读前,请点个“关注”,让我们更紧密地交流分享,带来更多独特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他是新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国中将——孙继先。自幼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武艺,连许世友上将也对他极为敬畏。长征途中,他亲自率领17名勇士飞夺泸定桥,淮海战役中,他精准地阻击邱清泉兵团,成功活捉了杜聿明,最终为全国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然而,这位功勋卓著、声名显赫的将军,在新中国建立后的短短几年内,却与十万士兵神秘失踪。直到多年后,真相才渐渐浮出水面。
展开剩余85%那么,孙继先将军究竟去了哪里?他与十万将士究竟经历了什么呢?点个关注,一起揭开这段传奇历史。
孙继先于1911年出生在山东曹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。少年时,他听说邻村有武术师傅收徒,便毫不犹豫地跟随学习,凭借天赋和刻苦,他很快就练成了过人的武艺。1930年,国民党军队来到曹县,大肆征兵,孙继先听说部队的生活优渥,每月都有稳定军饷,心中不禁动了心思。生活贫困的他决定参军,凭借过硬的武技,顺利进入了国民党军。
孙继先所在的部队原本是冯玉祥的西北军,随着中原大战后冯玉祥的失败,西北军被老蒋收编。然而,尽管名义上成为了蒋军的一部分,蒋中正始终对这支部队心存疑虑,派遣其前往江西执行“剿共”任务。西北军虽然隶属于国民党,但其内部的红色思想非常浓厚,尤其是部队领导人董振堂,更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。
当这支部队千里迢迢到达江西时,他们并未如预期与红军作战,而是在宁都宣布起义,毅然投向了红军的怀抱。于是,这支部队成为了红五军团的一部分。而孙继先,也因为这次偶然的转折,成为了红军的一员,他也因此踏上了改变一生的革命道路。
尽管起义成功,但当时部队中的士兵们思想尚未完全统一,很多人因为对艰苦生活的恐惧,偷偷离队。孙继先出身贫苦,他非常认同共产党的理念。虽然红军的待遇远不如国民党部队,但他与其他有相似背景的战士们一样,坚定地选择了加入红军。
在党组织的安排下,孙继先被调往瑞金的教导大队担任区队长,他在此不仅负责训练战士们的体能,还积极向老红军学习党的理论和文化。尽管此前由于家庭贫困,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,但在党组织的帮助下,他进步飞快。1932年2月,孙继先加入红军仅几个月便成为了正式党员,这使得他有机会进入作战一线,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。很快,他被调任为连长,并随红军参与了两次反围剿战役,展现了他卓越的指挥能力和个人勇武。
然而,尽管他屡次战胜敌人,但由于中央的战略失误,红军的困境日益严峻。1933年,蒋中正派遣几十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,试图将红军困死在江西。由于指挥失误,反围剿战役失败,红军不得不展开战略转移。此时,孙继先被调任为一军团一师的营长,开始了长征之旅,成为开路先锋。
在长征中,孙继先表现得尤为突出,尤其是在飞夺泸定桥一战中,他亲自率领17名勇士突破敌军防线,成功阻止了敌人消灭红军的计划。此战之后,孙继先得到了军委的高度重视。在红军进军陕甘的过程中,他被任命为陕甘支队一大队连长,尽管职务有所调整,但实际影响力依旧很大。
在陕北扎稳脚跟后,孙继先参与了东征与直罗镇战役,为扩大陕甘根据地立下了赫赫战功。1937年,抗战爆发后,孙继先随红军改编为八路军,担任129师386旅的团参谋长。在此期间,他与叶成焕并肩作战,为开辟敌后根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1940年,孙继先调任津浦支队队长,深入敌后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,成功帮助切断了日军的交通线,为台儿庄战役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。抗战胜利后,孙继先先后在山东野战军、华中野战军等部队中担任重要职务,参与了莱芜战役、孟良崮战役等多场关键战斗。
1951年,孙继先被调至南京军事学院学习,最终成为该院高级系主任。1955年,他被授予中将军衔,成为新中国开国中将之一。然而,1957年,他突然被调离南京军事学院,成为志愿军二十兵团的副司令。随后,孙继先与二十兵团一同神秘失踪,直至多年后,谜底才被揭开。
孙继先和二十兵团的消失,背后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原因。1957年,毛主席感到我国军事实力薄弱,急需开展核武器和导弹试验,因此召见孙继先,委派他筹建导弹试验靶场。为了执行这一机密任务,孙继先与二十兵团全体成员在极为保密的情况下,开始了艰苦的建设工作。
靶场的选址最终定在内蒙古的额济纳旗,尽管这里戈壁荒凉、条件艰苦,但孙继先和他的部队依然毫不退缩,艰苦奋斗,在这里成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导弹试验靶场。这里不仅成为我国核导弹的试验基地,还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。直到今天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依然是我国航天发射的重要基地。
这一切的背后,离不开孙继先和十万兵团战士们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努力。正是他们的付出,才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和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,第一时间收到更多精彩内容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